留心处处皆文章——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观察指导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是他们已有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再现,因此没有生活基础的作文一定不会是好作文。现在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作文时,只靠胡编乱造,就不可能写具体,就不可能表达出真实感情。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一、心随眼动,让学生学会观察作文训练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训练,需要观察、思维、表达密切配合。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础。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鲁迅先生曾说:“若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注意全面地指导学生观察,使其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写出内容丰富的、有创意的作文。笔者认为,观察可分三个层次:1、跟踪观察跟踪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自己周围的某一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从而获取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学会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最初始的阶段。比如,同学们经常吃某种蔬菜(或水果),但不见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写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种蔬菜(水或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要想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对它的生长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做到观察一次就及时地如实记载一次。若生长过程太长,要作好计划,定期观察,并一一记下这种蔬菜(或水果)不同阶段的外形、颜色等。这样,就为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准备。2、定向观察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这是继“跟踪观察”之后,学习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例如,要同学们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就需要同学们在家庭成员、亲戚邻里等广大人群中,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作文素材。为了发现和积累表现写作对象身上更生动、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作一些跟踪观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