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宜宾县第一中学校 高一年级生物组 查划写记练思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 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问题导读单设计人:彭绍海 审核人:吴开均 序号:必修三 3.1班级: 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1、简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3、评价实验设计,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学习重难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3、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学法指导】1、采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课前问题导读单上的预习评价部分。2、请同学们在结构化预习发现问题、生成问题。生成的问题生成后交给学科长。3、请同学们经过二次预习自主完成问题解决单上的五个问题,准备课堂中参与讨论和展示。4、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五级”评价,确保自主合作展示学习的质量。【预习评价】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一、生长素的发 现 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1、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 。 2、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 。2、1910 年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可以透过琼脂片向下传递。3、1914 年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 4、 1928 年温特的实验:结论: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 。5、1942 年其他科学实验:结论:二、生长素的1、 生长素的产生产生部位: ; 产生、运输 和 分布2、 生长素的运输3、 生长素的分布运输特点: 运输方式: 分布部位: 技能训练实验设计: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结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________ 到形态学 。问题生成单问题 1.阅读课本有关植物向光性的内容,概括回答下列问题:向光性是指在 照射下,植物朝向 方向生长的现象。(1)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感光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用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2.生长素的特性⑴ 化学成分:一般是指 有 、 。⑵ 合成部位:主要是 而在 的组织中合成较少,在这些部位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⑶ 运输方向: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 运输到 ,而不能反过来运输。非极性运输:在 中,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横向运输:在一些细胞分裂旺盛的地方,受外界某些刺激 部位可以发生。⑷运输方式: ⑸ 分布: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