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导学案的优缺点和改进 摘要:英语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任务更加明确,符合“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有效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但也带来不少问题,如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容易让英语课上得像作业课,大量印发学案,增加了教育成本等。关键词:英语导学案;优点;缺点;改进 今年我校实施小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采用导学案教学。 经过这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发给学生英语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的确具有可取之处: 1.课前预习任务更加明确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是学习的完整过程。但不少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往往不能提前预习,而且教师提出预习要求时,没有具体要求。有些学生也想预习,但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往往不知道如何预习。他们只是简单地看一遍课文,就算完成了预习任务。有了导学案,学生就有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就能够作深入地阅读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让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落到了实处 对英语学科而言,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尤为重要。因为英语中有许多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学生不去阅读文本,或者只是简单地浏览,不作深入地思考,只是听教师对进行分析,这样的预习是没有用的。 英语导学案,正是把“先学后教”这一教学原则具体化,落实到了具体的英语学习活动中。再经过课堂上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教师的点拨讲解,学生的认识自然就得到了修正与提高。如此循环反复,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3.有效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长期以来,数理化作业挤占了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几年来,学生课外时间几乎被英语学科占领。背不完的英语单词,做不完的英语作业,这种学科之间不合理地竞争,使得学生偏科现象非常严重,尤其削弱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英语学习被弱化,英语学习被强化,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导致学生不喜欢英语学习,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无所谓喜欢学习哪门学科,哪科教师抓得紧,他们就学习哪科。以前,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较少。布置了也不检查。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惰性,根本不去做。英语导学案的落实,填补了学生在英语课外学习中留下的空白。用明确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就无法躲避,必须完成。实际上,英语学习不仅仅是看书,,还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结果落实在纸面上。尽管这样做并不完全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但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