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 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要对以下三个目标进行了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既各有内涵,又有机地统一在新课程目标中,这反映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性、综合性与均衡性。其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换句话说,就是在各科的教学中,都应该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时找到的一些方法:一 从自身找。加强自身修养,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家孔子亦说过: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精神风貌,品行德操,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板书、语言、神态、仪表、动作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无形的影响。如果教师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努力钻研,充分准备,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营造练好学习氛围,不吝啬地赞扬优秀的学生,表扬进步的学生,鼓励后进的学生,那么课堂将是融洽和谐的,学生在快乐中度过学习时光。教师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比语言的教育更直接,比活动的教育更持久,比书本的教育更全面,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谨言慎行,为学生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数学教育中实施德育的目的。二 从教材中找。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大部分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占明显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里的德育因素。同时注重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时,我先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早在几千年前就会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教学《100 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 2008 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并让他们说说看到这幅图的心理感受,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比较,体会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奉献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