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的教学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高家坳小学 龙洁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科中心 刘柱石 一、对教材的认识及基本教学思路 1.教学的定位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二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食盐。从内容上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水》单元后,又研究了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后对水的继续研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前概念是:盐在水里能够溶解,但对一定容量的水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却是他们所没思考过的问题。这一课正是建立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和怎样加快溶解这两课的基础上,是对前两课的延续和深化。从方法上来看,《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作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意在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讨论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通过对“50 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问题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感知和经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的认识。 据以上思考,我对本课教学的定位是:本课的课题虽然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但它只是教学的载体,本课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实验这一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周密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得出食盐的溶解度的问题,而更在乎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达成。由此,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活动上。在此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活动过程。 2.教学思路 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在前几课已经观察了食盐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探究过食盐在水中怎样溶解得快等问题,因此,让学生提出“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问题并不难,而且很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若要回答“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别说小学生,就是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难题。因为这是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好研究的问题!怎样把它转化为可以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呢?这正是本堂课所隐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一个能回答、可以研究的问题,而这又是孩子们比较欠缺的。为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提出这一问题的情境:把一小勺盐倒入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勺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