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马 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历史命题和战略部署。“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当然也包括了对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的主要机构,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生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学校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标是更好地以人为本,为教育事业协调、快速、健康的发展铺平道路,创造环境。这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呢?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以和谐理念创建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校园要正确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发展观,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学校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谐的理念;努力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确定先进的办学思想、明确的办学目标,促进教育发展。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线,用发展的观念与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与综合实力,确保学校快速、和谐、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创建和谐校园 坚持以法律和规章制度为依据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努力褒贬有据,赏罚分明;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知法守法用法的环境氛围。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障师生员工的正当权益和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和谐 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