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号:06 时间: 月 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孙永征 惠冰心 刘杜娟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主备人: 刘杜娟 备课组长: 孙永征 教研室: 课题: 海燕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 放强烈的特点。 2.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3.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重点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2.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自主学习】写作背景 I90I 年的俄国,正是人民群众的革命风暴风起云涌的时候,无产阶级革命者发动了对沙皇反动政府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就在这紧要的关头,也有一批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静观其变,趁机渔利。高尔基,这位勇敢的革命斗士,为了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批判假革命不革命者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吹响了无产阶级革命号角。知识链接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与之相似得抽象的事物、思想或感情。作用:可以使不容易理解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事物或道理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可感;增强感染力。 高尔基,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奠基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自传体三部曲《 》、《 》、《 》。本文是高尔基在 1901 年 3 月写的“幻想曲”《 》的结尾部分,原题为(“ ”).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翡( )翠 飞沫( ) 胆怯( ) 呻吟( ) 掠起( ) 苍茫( )2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2)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3)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4)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反复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3.朗读课文:(1)整理本课字词(2)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合作探究】 一、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好似一幅富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