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案例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李当中学 侯国梁 【教学设计思路】新教材中,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的又一种要求学生认识的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因此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它,也知道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 CO2 。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这是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而应该弄明白的。所以我认为本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本节课实验较多,大多数实验简单易操作,与生活、生产联系相当紧密,学生也很感兴趣。但学生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 缺乏深思。例如:当看到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错误结论。为此,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分组实验、对比实验、合作探究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自己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二、过程与方法:1、教学方法:讲述、讲解、演示、指导探究、主持 讨论。 2、学习方法:(1)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探究、交流、对比、阅读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辨证理解,帮助学生树立运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2)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实验用品】1、仪器和实验用品:启普发生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