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花》教学设计VIP免费

《对花》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对花》教学设计_第2页
2/3
《对花》教学设计_第3页
3/3
对 花教学目标:1、赏析河北民歌《对花》,知道民族民间音乐的产生是当地的文化、环境、语音等密切相关,扩大音乐视野。2、能用愉悦、热烈的声音演唱《对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3、能积极地参与歌曲表现,体验河北民间歌舞的热闹气氛,从而产生对我国民歌的关注。教学重难点:感受河北民歌《对花》的风格特点,并用韵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方言(1)老师用河北话问好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进入音乐课。 ”师:刚才老师的问好与平时的问好不一样吧!这是一句地方方言,你们猜,这是哪里的方言?(2)介绍河北地理位置。(播放课件:中国地图)2、取歌名师: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然后根据歌词的内容给歌曲取个合适的名字。(播放《对花》,学生给歌曲取歌名)二、欣赏体验1、感受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1)欣赏《对花》(播放《对花》 视频)师:他们的演唱形式和我们平常歌唱的形式有什么不一样?(2)与河北民歌《对十》进行比较。师:《对十》和《对花》两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小结: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对”,在河北的民间,人们在娱乐或劳动的时候往往喜欢以猜花名的方式传授知识,比谁的知识更丰富。(4)出示歌名《对花》。2、分析旋律与语言的音调关系(1)听赏第一乐段,找“装饰音”。师:仔细听听旋律,找找那些音最特别?(2)认识“上滑音”,复习“前倚音”。(3)分析旋律与语言的音调的联系。(可用河北方言进行引导,从中可发现音调其实就来自于他们的方言语调这一特点。)(4)小结:旋律与语言的音调有密切的联系。3、体验歌曲中“衬词”特点(1)再次听赏全曲,找“衬词”。师:仔细听听歌词的内容,你觉得哪一句最有趣。(七拨弄东采东采 八不弄东采东采 得儿色 得儿色)(2)介绍相关文化,了解“衬词”的特点。(播放课件:河北民间风俗图片、敲锣打鼓的背景音乐)师:河北人民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们都会舞着五彩缤纷的画扇和彩绸,跳着手绢舞,扭着秧歌,敲着欢庆的锣鼓,翩翩起舞,非常热闹。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拨弄东采东采”是形容什么吗?(3)身势动作参与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4)小结:歌词中加入了“衬词”,表现热闹、欢庆的场景。4、说说欣赏歌曲后的感受。(激发学生唱歌曲的愿望)师:我们“赏”了《对花》,了解了《对花》的特点,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评一评这首歌曲。三、学唱表现1、试唱全曲。学生试唱全曲,找出演唱中的难点。2、解决演唱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花》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