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文中父亲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理解长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必要性。 2、把握文中父亲的思想性格。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 3、从父亲爱花、养花中渗透环保意识。4、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二、教学重点:1、朴实中蕴涵真挚感情的语言特点。2、爸爸的形象。三、教学难点:1、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2、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 激发感情,导入新课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了多少年后才逐步体会到。长辈们的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一代代年轻人。同学们,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你是通过什么事体会到的?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令我们终生难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写出了课文中的“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真挚的父爱。(二)学生结合注解了解作者,老师简介《城南旧事》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 1918 年 3 月 18 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 年 8 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 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 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三)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正音正形后齐读) 注音:衣襟 鸡毛掸子 玉簪花 骊歌 花圃 抽屉 雇车 咻咻 哭号 (四)听课文录音,整体理解课文。 (五)请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六)了解叙事方法及主要作用。(学生对顺序、倒叙比较熟悉,但插叙却接触较少,教师要作必要指导) ——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中的插叙方法。回忆是要有感触点的,这个感触点就是眼前的事,由于眼前事的触发,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同学们能找出触发的事与回忆的事吗?学生分小组完成。 (七)阅读课文,思考讨论:1、文中哪些是写眼前的事,哪些是写回忆的事?2、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