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有一种惧怕的心理。主要表现在: 1、缺少写作的素材,内容空洞。 2、语言贫乏,且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3、 缺乏想象力。4、 假话、空话多。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诸多问题,可以说是学生惧怕,老师也倍感棘手。即便如此,作文教学也要“知难而上”,通过不断思考探索、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点作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 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读写结合,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新编教材更注重于单元整合,从单元前的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作文训练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专题而安排,可以说是“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这样,对学生的习作训练就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每学习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对作者是如何进行布局谋篇的及写作的特点和方法进行剖析。理解作者是如何巧妙选材把所描写的对象写具体而生动的。如:学习《山雨》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围绕“山雨”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全文是按照“雨来,雨中,雨后来写的。首先作者用比喻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雨来的突然的特点,由远而近,由轻而重的动态过程。接着作者着笔于山雨带来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突出描绘了如“小曲”、“音符”般美妙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最后写雨后,通过对鸟儿啼啭,雨珠滴落的声响的描绘,突出了雨后山林的幽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这样持之以恒地引导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汲取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 二、 在习作训练中可让学生适当摹仿,并在摹仿中寻求创新 绘画可从临摹开始,学生习作也一样可从摹仿开始。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写文章就是在自觉不自觉的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及方法,再加上不断的创新而独具风格的。指导学生习作时,让学生摹仿写,就好比给学生一根拐杖,他们在慢慢的摸索中学到如何布局谋篇、以及如何去组织写作素材。如指导学生写“介绍我自己”时。让学生学习别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从而启发学生思路,学生就会明白:介绍自己可以从外貌、衣着、性格、爱好、优缺点等方面来考虑去写。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介绍自己,如: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