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阿荣旗第二小学 王小华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课前汇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走入课文。刚才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演讲,老师也被故事中的父母无声地爱所感动,是呀,父爱如山,给你以巍峨与依靠,母爱如水,给你以清澈与纯洁,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对父爱有更深理解。二、 快速读文,整体感知。三、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父与子?并填写小学案。四、 抓住主线,读书解疑。1、 (这对父与子为什么了不起),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通过阅读,并写上批注。2、学生汇报,你从哪个地方感觉到父亲了不起,读读你找到的句子,并指导朗读。3、出示相关语句,理解体会。(1)他顿时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体会父亲悲伤、难过、绝望的心情,最后从过度悲伤、无助转而坚定地想废墟走去。)(2)、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体会父亲不在乎自己的痛,一心想着儿子,体会父亲挖瓦砾的艰难与漫长。)然后让学生想象,在这 30 多个小时里,父亲遇到了哪些危险,他是怎样过来的,之后让学生说一说。。4、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一下,在这 30 多个小时里,父亲遇到了哪些危险,他是怎样度过的,学生汇报。5、总结写法,作者是抓住了父亲的那些描写向我们塑造了一位高大的父亲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了不起。(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6、再看看课文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个了不起的孩子?(学生汇报交流)7、想象小练笔:在遇到这些危险时,阿曼达和他的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些社么,做些什么,动笔写下来,交流。五、 总结全文,体会伟大。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认识了一对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