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三案设计 年级 : 七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 伤仲永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3 月 11 日 主备人:李瑞红 审核人:学习目标:1、能结合课文注解和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疏通文意。2、继续提高文言文的诵读能力。3、让学生懂得天赋好还需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一、预习要求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字音: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词意:隶 邑 乞 扳 谒 称 泯 耶 为意 未尝 自为其名 收族 立就 文理 自是 通悟 受 贤 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 父 异 焉 借 旁 近 与 之 邑 人 奇 之 宾 客 其 父 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 之 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王 安 石 ( 1021 ~ 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22岁中进士,从此开始仕宦生涯,在各地任州县官吏达二十多年,对宋朝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痛切的感受,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39 岁时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提出改革政治的方针。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时年仅 49 岁。在他为相期间,大力推行新法,以期改变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国家臻于富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而成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是他政治斗争的工具,内容多直陈政见,揭露时弊。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笔力雄健,语言简洁。他的诗歌多咏时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晚年之作,别有含蓄雅洁的情韵,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被时人称为“王荆公体"。他的词作不多,而能一洗五代绮丽风习,意境开阔,感慨深沉。有《临川集》。 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