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 32—33 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比例尺的作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副图的比例尺。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一张白纸、练习本,一副中国地图四、教学分析与处理:1、教材分析:比例尺一课的知识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尽管教材对比例尺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了改动,但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与实际生活较远,所以在教学时必须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改动。2、学生分析:学生对化简比、比例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但对比例尺的概念比较生疏,而且这部分知识也比较抽象,不易理解。3、创新点:利用情景导入、试画教室平面图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本课的创新点。4、德育点:抓住热爱祖国的情感选择祖国的版图进行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五、教学方法利用课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节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谈话导入2、创设情境,体会比例尺的作用3、探究新知,认识比例尺4、解决问题,巩固知识。5、引导学生小结本堂课的知识点。6、布置作业。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为了上这节课,在商店买了一个比例尺,你们相信吗?(拿出一把直尺)问:这是比例尺吗?生 1:是。生 2:不是。师:相信上完这节课后大家就明白了。(板书:比例尺)(二)、创设情境,体会比例尺的作用(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师:这是什么?生:中国地图。师:我们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生:960 万平方千米(平方公里)师: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把那么大的面积画在这张图纸上的吗?生:把它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师:对了,就是把我们的祖国缩小画在地图上的。老师这里还有两幅地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生:它们的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师:为什么大小变了,而形状没有变呢?生:因为它们缩小的倍数不同,所以大小不同,而形状相同。师:说得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平面图。你还见过哪些例子?生 1:建房子的设计图纸。生 2:相片。生 3:图画。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师: 有没有需要扩大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