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立校,文化育人走进绿树掩映的邵东县两市镇一完小校园,馨香的气息迎面而来。雄伟挺拔的新校舍,疏密有致的活动园地、平整宽敞的运动场,雅致美观的文化墙,处处彰显着这所百年校园的厚重文化和现代气息。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着沉静的校园之际,有四个词语在鹅黄色的晨曦下熠熠生辉——明礼、励志、勤学、健体。它们就是我们一完小的校训。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的“育人之纲”与“精神之气”,是师生的价值尺度与精神导向。它是我们一小信仰的坚守,历史的传承,特色的彰显,价值的导向,它激励、引领着老师和学子们砥砺奋进、自强不息。一、明礼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管子曾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定为“国之四维”。由于礼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形式之一,因此在人们的交往中,礼的最好表达莫过于辞让和恭敬。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也”。现在礼的核心内容是:平等待人,尊重别人,言行文雅,表里一致。平等待人,就是和人来往相处,都应平等相待,既不以年长、位高而骄傲自负,也不因年轻、位低而卑屈自惭。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人格、个性、自尊心、感情、愿望、爱好和习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正当利益。言行文雅,就是在和别人交往时,言谈举止高尚优美,彬彬有礼。表里一致,就是以诚待人,光明磊落,不虚情假意、口是心非。以诚待人应该说是最大的“礼”。 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深奥的道理,他们还不能理解,所以,我们就告诉他们:明礼,就是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讲诚信开始的。学生明礼了,就不会在校园里听到粗话脏话了,就不会打架闹事了,就不会随地丢垃圾了;学生明礼了,就会懂得尊敬师长,爱护弱小了;就会与同学和睦相处了;学生明礼了,就会言而有信了。彭其明教授说:“一个人不讲文明礼貌,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很可能对亲友甚至整个城市的形象都有影响。”明礼已经成为个人素质、投资环境、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认识到明礼教育的重要性,告诫教师们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要求教师们一定要重视明礼教育,要把明礼教育带进课堂;要时常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讲明为什么这样做,使其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到遵守。校领导们也经常在校会、升旗仪式等活动中亲身力行向学生传授明礼思想,促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学校被评为邵阳市“德育名校”和“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连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