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经办年度总结及思路 一、农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村级“三资”管理和农民减负成果得到巩固 1、完成人代会提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年预计实现收入4.36 亿元,比去年增 6.86%,其中:水产业收入 2.018 亿元,增幅 10.68%;畜牧业收入 1.396 亿元,增幅 8.82%;种植业收入 0.708 亿元,增幅 2.86%;农民人均纯收入 13286 元,增幅8.86%;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达到 650 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2、扎实抓好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在去年召开动员大会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召开了“村级三资管理工作推进会”。明确了“巩固、完善、整改”的工作目标,即“巩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善资产管理,促使资产保值、增值;整改资源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使我镇村级“三资”管理迈入规范化、民主化的轨道。 3、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年初镇政府组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及调解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全年共调处土地承包纠纷 15 起,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300 余亩,为维护农村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4、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今年着重在农民建房、中小学收费、村级报刊杂志费、农村法律服务机构及涉农部门进行督促、整改,纠正违规收费 5.95 万元。另一反面还积极为种养殖业大户排忧解难,办理农业小额贷款5 笔,计 100 余万元。 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1、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质良种。轻载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劳动强度,加上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优质高产良种的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引导,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镇 28468 亩早晚稻种植面积,轻载面积达 96%,其中机插 1500 亩,抛秧和直播 12330 亩;全年累计向农户供应良种 7万公斤,抛秧盘 35 万只。 2、扎实做好粮食订单工作。按照市贸易局关于做好年粮食第 1 页 共 6 页订单工作的文件精神,镇、村及粮食收储部门层层落实,共签订早、万稻订单合同 952.05 万公斤,其中早稻 552.95 万公斤(种植面积 13188 亩),晚稻 399.55 万公斤(种植面积 15280亩) 3、积极实施科技示范,提升粮食产业档次。围绕我镇优势水稻种植的良好基础,创建国家级早稻新品种示范基地一个,面积 1265 亩;建成农业部万亩示范方一个,面积 11295 亩;同时还积极组织参加 XX 市粮食“双千“示范和 XX 县区水稻优质高产竞赛活动;建成早稻—晚稻—绿肥和油菜—单晚直播示范基地各一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