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表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P75 体育中的数学《体操表演》 教学目标 :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有序填表的方法;对体操队列中方队的理解和形成方队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操作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围棋棋盘和棋子、方格纸。教学过程:课前练习: 乘法口诀:1×1,2×2,3×3,……..一、情景导入 欣赏奥运会图片,说一说你看完图片的感受。 (很美;很整齐;壮观)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数学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体育中的数学——体操表演中的队形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长方形队形的数量关系师: 前不久,我校举行了以“让生命如花般绽放”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我班有 24 名同学参加了韵律操的表演,反映队形变化不够多,请同学们帮忙设计队形。 1、 24 人表演韵律操表演,如果站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怎样排? (学生发表见解)2、 到底可以站成几种不同的的长方形队形?学生借助学具展开 4 人小组活动。(1)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借助棋盘棋子或格子图摆一摆、画一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3)全班交流,利用课件个别展示不同的排法。 (4)小结:按一定的顺序想问题,这样就不会遗漏或重复。 (5)学生整理思路,按顺序重新填写表格。 3、探讨:每行人数、行数、总人数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无论怎么变换队形,总人数 24 不变,“总人数=每行人数×行数”,想 24 人能排成几种不同的队形,就是想( )×( )=24 的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结合课件展示队形,感受长方形队形的变换规律,再根据表格填写各种方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观察表格,进一步探索长方形队形变换的数量关系。) (二)探索方队排列中的数量关系 1、探究、认识方队,明确方队的特点。(1)(课件演示) 从 24 人中去掉一些人后,重新组成 4×4 的 16 人方队。 观察这个队形,每行几人,共几行,一共几人?算式怎么表示?像这样,每行与每列的数一样多的队形,数学上就叫方队也叫方阵。(2) 想一想:9 个同学能组成一个方队吗?能组成怎样的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