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怎样当老师的感想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殿堂的引路人。面对社会飞速发展,知识、观念更新的今天,我又当如何胜任?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 毕业 2 年后当上老师的我,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只有从自己的记忆和真实感受中去思考这个问题了,不禁想起了我读初中高中时的老师们,读初中时,对老师最大的一种感受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只要一看到老师就非常渴望老师能和自己说几句话,最好是鼓励我,夸奖我,而不只是上课的时候讲授知识……读高中后由于自己学习成绩不突出,变得更加的沉默寡言,对老师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冷漠,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想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成绩还不足以好到令老师称赞的地步,所以我一直默默的努力着,但无论我多么努力的想要让自己的成绩变得优秀,对于老师而言,都没有任何的影响,他根本看不到我的努力,看不到我的思想,不懂得我想要的东西,他要的只是我学习成绩的突飞猛进,但当时的自己的确很糟糕,现在想想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因此,我觉得今天的教育应以培养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而不仅仅局限于以培养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为目标。教师更应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重要职责。去理解,聆听学生的声音,而不是威严的站在讲台上,保持那份神圣的形象。正如卢梭指出,教育不在告诉人真理,而在于教人怎样发现真理。学生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显然要把“学习”的主体交予学生,要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个性自由发展、主动参与教育全过程,学生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教育的枷锁,平等的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建议者。以真实的人格、满腔的热情、高超的智慧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其次,老师的教育不能有死角。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孩子,这是老师的一种胸怀,也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体现。有的同学缺少母爱、有的年幼丧父。学生压力大,需要及时排解,有时同学之间也闹矛盾,还需要为他们排忧解难第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