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才观有奖征文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谈小学基础教育对“人人皆可成才”的重要性惠阳经济开发区莲塘面小学 张惠怡推动社会进步的、创造历史的是人民,社会的和谐、互助、团结、友爱靠的也是人民。人才是来自人民的,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前进动力,更是一个社会得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人人皆可成才”这个社会理念,强调的是:只要一个人恪尽责守,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她)就是人才,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他(她)不断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工作,我们的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前进、进步。纵观社会,很多的杰出人才,都是从接受小学基础教育开始的,他(她)的成长成才都是跟小学基础教育密不开分。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规律的,小孩时期是其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所以小孩时期的潜能和兴趣对人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而在现今社会,小学基础教育就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培育载体。小学基础教育对“人人皆可成才”的重要性在哪里呢?这个重要性离不开三个主体:小学生,学校,家庭。一、 小学生播种一颗爱的种子,幼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奇、爱动的,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了一个小学生的能力与无尽的潜力。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鼓舞或者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记得,千里马是需要伯乐去发现的。小学生喜欢玩什么?对什么好奇?这正是他们的兴趣和求知的天性表达。因为小孩子的思想还不健全,不能明确他(她)所做事情的对错,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的把握和正确引导。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者说的都是同一个性质,就是强调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很多的教师都会要求小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梦想》或《我想……》,这正是教师想了解学生兴趣的心里取向。教师只有掌握了小学生的兴趣方向后,才能因材施教,为教学教育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其未来成为社会某方面的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激发出其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朝着这种兴趣不断地努力前进,长大后就会追求从事相关的工作,同时会热爱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这样,才会有创新;反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那这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是不可能有贡献、创新的。由此可见,兴趣是理想的基础,也是以后成为杰出人才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