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班集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会自我管理是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校风和一个班级的班风。本人认为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都较强,思想也日趋成熟,做事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不太爱让人牵着鼻子走,现实也是如此,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玩“老鹰捉小鸡”似的游戏。因此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就显得很重要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本人做了以下方面的努力: 一、培养主人翁意识 学生是集体的主人,也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集体的主人翁的思想时,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激发出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多设立几个工作岗位,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加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担任管理职务,学生才会真正地有归属感,责任感,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得到锻练. 在管理工作中,为了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除了常设的班,中队委机构外,我还在班里设置了,宣传出版小组,卫生监督小组等,同时还设立各宿舍舍长,学习小组长等职务,各岗位学生分工合作,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监督.通过师生的努力,学生自我管理已初见成效,各位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老师在不在岗都一样,都能较好地组织,协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同学们在这有序的管理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实践表明,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增强了自我约束意识,由过去被动的管理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在自尊心和责任感的驱使下,由参与产生认同,从而有效地发挥着自我管理的作用.其次,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身心参与,改变了传统的班主任自上而下的管理格局,确立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责任感.总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多放手,让学生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经常性的集体实践活动是培养班集体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集体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密切与同学交往,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增加才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利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我担任班主任期间,班级组织集体活动,一般都由学生主持,班主任总是与班干部一起,平等的积极参与谋划,如主题班会的内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