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 读书笔记这本小说整体感觉写的蛮好,像是作者一气呵成的作品,很难看出是一个尚未成年的人写出来的作品,由此可见,作者韩寒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里面的主人公林雨翔给我感觉是一个 70 后 80 前的代表人物,身上有着这样一代人深深的烙印特点。带着父母辈深切的希望,但是因为种种的原因却适应不了现行的教育体制,虽然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有父母、有父母的朋友、也有身边的同学,一步一步实现了现在社会观念上的“成功”阶段,但是却陷入了更大的失败的“漩涡”。 他小学到初中的人生目标是已经框定好了的,也就是父母给他订立的目标,一定要出人头地,但是怎么样出人头地对为人父母来说确实模糊的,于是在他们自己的意识理解范围内,做出了具体量化的小目标,也就是通读规定范围内的、一定数量的古文书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到来,一切人生价值观念和成功的标准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林雨翔在小时候通过父母的“造就”取得很大的成功,至少在古代文学方面他是领先于很多同时代的人。但是在步入初中以后,这种目标的冲突在林雨翔身上就演化成了兴趣爱好的矛盾,他没有自己的人生定位,更别说人生目标,也可以说甚至不如重点高中以后都是没有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学校学习,出现了严重的偏科,就连他最拿手的语文,都出现了危机,因为语文毕竟不仅仅只是考试古代文学,可以说我们学校里所学的语文知识涵盖了现在人类古今中外所有的语言中最优秀的文字篇章,至少在编写教材的人心目中是这样认为的。 本来他应该是不可能考上一个像样的高中的,可是人生际遇就是这样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再怎么努力也是不容易得到的,就算得到也会很快失去。林雨翔偏偏就遇上了本文的女主角 Susan,通过几番交往交流下来,Susan 对林雨翔古文方面的好感延伸到其他的方面,也通过林雨翔的示爱行为,将心里面对未来憧憬的对象框定在林雨翔的身上。可能林雨翔如果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如果他中考名落孙山的话,甚至如果 Susan 都没有看上林雨翔的话,那么兴许林雨翔在失败之后,痛定思痛,重新估量自己人生之路的方向,甚至都有影响他的父母从此思考他们对孩子的希望或教育方法,也不至于林雨翔后来步入重点高中的处处被动。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人生是没有如果的。Susan 这个女主角,我不明白作者安排她在加拿大出国留学的经历,或学体现别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吧。这个暂且不论,从这个女主角可以看出这位女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