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激励机制 优化班级管理更多精品: 3 e d u 文书 素质教育既不是灌输或注入,也不是塑造或培养,而“是学生以主人的意志在教育的世界中积极发展自己”,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启发和激励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显得尤为重要。激励教育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指引他们的行为活动,实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构建激励机制的意义 心理学认为,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波特尔和罗勒尔的激励理论模式这样描述:“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或制裁→满足”。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机制进行班级管理就是要求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或措施,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来调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理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可能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因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近景意义而言,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完善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 就远景意义而言,通过激励机制,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观念逐渐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的人才素质的最基本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实施激励机制的方法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把握住教育时机,区别不同的对象,运用恰当的激励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在同伴卓越的表现中,汲取营养,接受强有力的正向刺激,去寻求更高更新的目标,从而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坚实有效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