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模式2011年3月30日[收藏][字号:小中大][打印][关闭]实施单位:市安监局(市安委办)考核得分:2.0306创新创优目标介绍:一、目标实施背景危险化学品因其固有的危险性,在其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一旦管理不当,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2010年7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原塑料四厂搬迁留下的一条丙烯管道发生泄漏引发的起火爆炸,造成13人死亡,14人重伤,120人轻伤重大危化品事故,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目前,我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235家、经营企业4330家以及数量众多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这些原本位于城镇周边区域的危险化学品企业,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周边安全间距也正在被逐步侵蚀,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一些危化企业安全间距不足问题已逐步成为杭城的一大隐忧,备受社会群众和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同时,相比机械制造、矿山、建筑等其他行业领域,危险化学品生产领域的生产工艺技术更加复杂,对装备的性能、指标以及人员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极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投入低、管理差等特点。如何扭转这一局面,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提升,是危化企业安全监管面临的一大难题。创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新模式,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化工生产自动化,是在解决化工行业危险源既多又散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全市化工产业跨越升级的有益探索,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措施,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的重要内容。二、目标实施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在总结以往危化企业安全监管经验和学习借鉴其他领域和先进地区做法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创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以点带面,积极探索危化企业安全监管集约化。为有效解决我市化工企业多、小、散,危化品和危险源监控点多面广难题,我们以推行“生产(储存)进园区、经营进市场”的集约化管理理念为重点,以推进生产(储存)进园区为突破口,以制定全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布局规划为切入点,在新颁布实施的《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中,进一步将市、区(县、市)人民政府要依法统筹规划适当区域或者场所,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以及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内容加以明确,从立法上对化工行业集约化发展的实施予以保障。为确保该项制度的落实,我们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定点审批管理制度。从2010年起,对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一律停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逐步推动现有化工企业迁入化工园区。目前,萧山、余杭、建德等地已规划确定一批化工集中区,初步实现危化企业集约化管理。同时为加强对因规划调整而被迫搬迁的企业安全监管,尤其是强化对企业停产、危险化学品处置、设备拆除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实现企业的安全、顺利迁入化工园区。2010年,我们以“四化”(即杭州电化集团集体有限公司等四家化工企业的统称)的停产搬迁监管为试点,强化落实依民事法律规定承继相关权利和义务者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探索建立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危化品生产、销售、储存、使用直至废弃物处置等各个环节)全过程监管的新模式。通过建立信息专报制和安全生产督查制,及时通报“四化”搬迁安全工作情况,定期开展安全联合督查,督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实现化工企业安全搬迁。通过“四化”搬迁监管试点,我们将企业搬迁主体责任落实的相关内容明确写入到《杭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中。目前“四化”企业临江新厂区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工作建设,陆续进入试生产等阶段。(二)奖惩并用,大力推进危化企业安全自动化。为推动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投入,改变现有化工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落后,事故防范能力低的状况,今年以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