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变革与创新 2 宇宙之中永恒的不变就是“恒变”。全球经济从二战以后的大量短缺,发展到目前已是过剩。就拿国内来说,曾几何时,大部分的商品还是处在从不应求的状况,现成已是演变成大部分的商品严重过剩,而且随着现有企业不断的扩张及新企业的竟相投入,未来中国的市场竞争,几乎可以确定,只会加剧不会变缓。 3 20 世纪70 年代之前,全球还处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少,尤其几个工业化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均受到二战的严重破坏,因之美国企业在市场大量的需求下,形成了以生产为导向,赚取大量的利润,独霸全球市场。70 年代日本制的产品开始以价廉物美的姿态逐步在全球市场侵蚀美国原有独霸的市场,但高傲的美国人还缺乏警觉。 80 年代初期,美国纺织、钢铁、造船、汽车业的霸主地位相继易手,或面临严重威胁,美国企业才惊醒:再不变就来不及了!因之才有诸如 80 年代的TQM(total qu ality management)、购并(merge&acqu isition)、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 es),90 年代的BPR(bu 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顾客满意度(cu stomer satisfactory index )等管理理论的相继出笼,且是一波接一波地,其中的即在于对抗日本企业咄咄逼人之势,采取管理变革,重新建立竞争优势。 4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加入W TO,以往的关税壁垒将逐步撤消,全球的经济将更加的一体化,别人的商品很容易进得来,我们的商品同样也容易出口到别的国家。问题是谁的商品或服务更具有竞争力,谁就能赢得市场要想赢得核心的竟争力,根本问题在于,人力资源的潜能及价值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经营思想及管理方法是否能不断地变革及改善。 近年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变革”这两个字,也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几乎同时提出“创新”的经营战略。变革也好,创新也好,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求新求变,要变得更新更好。 5 当今全球经济舞台上闪闪生辉的美国与日本,凭借的就是“变革的意识”。日本企业如丰田公司(TOYOTA)的名言是:“要从干毛巾里挤出水来”他们是一点一滴地变革;而美国地企业习惯于挑战传统进行大变革,耐克公司(NIKE)自己没有一个生产工厂,却能成为全球第一大运动用品商,同样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反观国内的企业,在追求得更多更大的同时,要想羸取更长远的竞争地位,也要在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管理方法、产品求新求好、销售市场上不断地采取变革战略。 在变革过程中,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