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服务与运行的思考和创新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将政府办公、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实现政务工作电子化,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即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既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政务工作信息化。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全方位服务,把政府承担的各类服务的内容、程序、办事的方法等向社会及时、准确地公布。在政府提供的网络窗口,可以使广阔单位与公民个人简便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办理各种业务。建设电子信息政府,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行政机关的信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率,大大降低行政成本。一、电子政务建设进展状况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1999 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2001 年 3 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法律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 年 12 月 15 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进展的。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办公自动化阶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开始。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从 2000 年至 2025 年,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进展信息化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进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审、金贸、金农、金保等。第三阶段是政府上网工程阶段,电子政务进展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