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英语是语言和文化学科,其德育特点主要是“人文性”。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集中体现为对学生进行具有多元文化素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人文教育特性的培养。 (一)文化多元性 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学、艺术等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不同文化之间不同的价值观念,从本质上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及文化的多元性,能够观察、分析、比较中外文化之间的异同,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多元文化素养。 (二)文化理解性 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意识形态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深刻理解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国家与国际等多种 社会关系,学会关心 、理解、尊重和欣 赏 不同社会群体,从而 能够与不同文化背 景的群体沟 通、合作 ,形成跨 文化交 际能力,增 进国际理解。 (三)文化自尊感 英语课程可以使学生理解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理解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欣赏、鉴别美好事物,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道德情感,并从人类文明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具有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 二、德育范畴 (一)多元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英语,引导学生由文化表象认识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丰富文化体验。在文化鉴赏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理解文化差异,学会尊重不同文化,形成借鉴先进文化和抵制不良文化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 (二)国际理解 通过学习英语,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分析、判断事物。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形成团队意识,不断提高沟通能力,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开放、交流、和平的人本理念,能够从文化和历史角度看待不同社会形态 ,增 进国际理解。 (三)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英语,在了解西 方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 加 深 对祖 国文化的理解,认识祖 国文化的多样 性 和历史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 属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