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3.心理状况。二、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三、禁忌症1.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2.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3.对药物过敏者4.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5.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五、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2.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3.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4.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5.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七、护理及注意事项1.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2.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3.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4.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八、操作评分标准表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扣分扣分原因操做准备人员着装规范,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5用物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5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2病人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热奄部位皮肤情况及心理状况。2与患者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注意事项。3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再次解释,洗手,戴口罩,合理体位,充分暴露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拉好屏风。3定位再次核对,遵医嘱确定热奄部位。10取穴部位暴露热奄部位,清洁局部皮肤,准确取穴。15取出药包,用毛巾包好,注意保暖。10将药包放于相应穴位上,温度适宜50至70℃。10用治疗巾将药包好,盖好被子。5观察观察热奄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有无不适。5整理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5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记录。5质量评定操作正确,熟练轻巧。5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3用物处理规范。2提问5总分100签名动力灸疗法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有具备推拿的疏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作用,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法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一、评估1.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2.疼痛部位皮肤感觉,有无破损。3.心理状况。二、目标通过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的。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三、禁忌症1.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2.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3.对药物过敏者。4.皮肤有湿疹、破溃疮疡、水泡等皮肤损伤处、禁用。5.腹部、胸部心脏区域,颈部喉结肌颈动脉处不宜施灸。四、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2.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五、物品准备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必要时备屏风。六、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2.协助患者取舒适位,一般根据不同病情,采取相应姿势,暴露患部,注意保暖。3.将备用的艾条点燃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间的隔垫纸。4.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需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透,患者感觉舒适为宜。5.操作完毕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