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抗旱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抗旱春耕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秋冬季以来,我县降水普遍偏少,加上高温、大风天气频发,致使土壤失墒比较严重,旱情急剧发展,特别是阳山地和山坡地表现得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了我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据气象部门统计,自去年 10 月 23 日以来,全县连续 100 多天未出现有效降雨,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偏少 4 成左右,这不仅给春耕生产、夏粮产量造成了重大影响,而且也给部分山区村社人畜饮水带来了极大困难。近期气温居高不下,旱情快速扩展,“暧冬”现象明显,已造成了大面积严重旱灾。根据县农技部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至目前全县越冬作物受旱面积已达到 12.7 万亩,其中重旱面积 7.66 万亩。受旱作物中,冬小麦尤为严重,受旱面积已达到 12.5 万亩,其中重旱面积达到 7 万亩。综合分析这次旱情,主要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持续时间长,受灾程度较为严重。由于天旱少雨,土壤水份蒸发加快,土地失墒比较严重。根据县农技部门抽查结果显示,0-20 厘米表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 16.1%,其中山地土壤含水量 17.6%,川地土壤含水量 15.2%;山地麦田土壤含水量 14.9%,川地麦田土壤含水量 12.4%;空闲地土壤含水量16.6%,部分地区已达到重旱标准。据气象部门预测分析,近期我县虽有降水过程,但雨量极小,旱情仍有进一步扩张、蔓延的发展趋势,抗旱形势不容乐观。二是地下水位下降,水储量严重不足。长期干旱天气,导致水位平均下降 5 米以上,川区平均下降 1 至 6 米,塬区下降 8 至 10 米。全县干、支河流水量急剧减少,南汭河、北汭河来水较常年偏少 3 至 7 成,王峡口、西华、牛舌堡等水库(厂)蓄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减少 70%。县城供水出现紧张局面,上关、安口部分乡镇人畜饮水机井全部干涸,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威胁。三是土质结构复杂,综合抗旱能力较弱。我县属于典型的多山地区,灌区面积不足耕地面积的 10%,而且绝大多数耕地为沙土地,土质含碱量大;部分灌溉设施陈旧落后、损毁严重,这给我们落实第 1 页 共 7 页有效抗旱措施带来了一定难度。从 1990 年至今,我县有 16 年发生了较重或严重干旱,发生频率由 40 年前的三年一次缩短为不到两年一次,危害范围开始由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用水扩展到城镇、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资源型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我县发生冬春两季连旱,实属历史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