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郭口顺先进事迹宣讲稿 001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位 93 岁的老人至今还在基层奔波。 是什么信念,让这位曾经的正县级领导干部蜗居陋室没有怨言。 是什么情感,让他关心群众疾苦,却从不为儿女亲情,突破自己为官做人的原则。 无畏的红色联络员 故事要从 1948 年说起,那年,郭老刚刚入党,他说入党时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也正是由于那次宣誓,让他决定用一生去守护对党的承诺。 当年的坎门内忧外患,外有国民党军和土匪虎视眈眈,内有恶霸横行乡野。据郭老所说,那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旦被敌人发现,是要被枪毙的。但也就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主动出任坎门民兵队首任队长。为了配合游击队作战,郭口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风险、自告奋勇地把地下交通站设在了自己家中,成了一名红色联络员。当时,为了送情报,为了躲避敌人的眼线,无数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只身一人躲在荒郊野岭的坟地里过夜。情报站初建仅一年时间,郭口顺完成上通下达的情报和指示就多达 100 余件。 我很诧异,问郭老:那时候会害怕吗。郭老笑笑说: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自从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我就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既然当了联络员,送情报就是我的使命,在使命面前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一句简单又真挚的回答,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是啊,正是对党的无限忠诚,使得他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创造战斗范例的民兵英雄 1949 年 国民党残军长期盘踞于玉环附近岛屿,企图在玉环建立桥头堡。但郭口顺带领着坎门民兵硬是成功地化解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犯。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 第 1 页 共 3 页 1951 郭口顺指挥的南排山海战,用 6 艘小钓船打垮了敌军的大帆船,创造了海上民兵以小钓船战胜武装大帆船的战斗范例,战斗景象被定格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郭老参与的大小战斗共计 28 次,剿灭敌人 100 余人,收获战利品数百件。 1960 他也因此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听完郭老的讲述,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知道,在那段岁月里,冲锋在前就意味着随时都有牺牲的风险,一次次胜利的背后需要经历和面对的是一次次险阻、一道道难关。在郭老的英雄事迹背后,我读懂了做一名合格党员要具备的品质,那就是如郭老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