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校长在活动日上的演讲 今天在座的学生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够进入上海中学学习,或者说希望在初中毕业的阶段,能够找到一所自己向往、喜欢的学校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家长们也怀着同样的心情。这其实涉及到以下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一个孩子,应该找一所适合你自己的学校。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到现在这个阶段还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我将来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人,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发展;对家长来说,很多情况下会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那么你希望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归结到一点就是,关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校。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先问在座的家长和学生另外一个问题,家长们,你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么。学生们,你了解你自己吗。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家长也认为自己很了解孩子。我却认为,您不一定了解。包括我们孩子自己,也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那么对于家长来说,怎样来判断是否了解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又怎样判断是否了解自己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方面,志向与责任。不同孩子的志向和对生活的追求差别很大。当我们看到今天新的科技成就,当我们的眼界一步一步地打开,当我们看到中国的卫星系统,都已经能够把地上的多个目标在最少一米、最多十米的范围内清晰分辨的时候,会感到今天的科学是何等的发达。有很多孩子渴望希望在科技方面达到更高的高峰。我们知道乔布斯过世了,他创造的“苹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我们也会感到信息技术发展之快。但是,这不只是技术的问题,还有商业的运作,背后还有更多的金融经济知识。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有的孩子希望能够成为中国的乔布斯,希望能够在中国的经济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还可以举出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很多例子,这说明每个人的志向不完全一样。当然也有人不想成为名人大家,只想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很安详、幸福,工作不要太累就可以了,这个想法不只中国的学生有,外国的孩子也有。我碰到过一些美国的第 1 页 共 31 页孩子,我问他你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他的回答是什么,“我想做副总统”,我说你为什么想做副总统啊。他说“做总统太累,做总统,副总统名声都很高,副总统第二把手不那么累名声又那么好,所以我想做副总统。”虽然有那么些天真在里面,但是也反映出的他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不同的孩子对未来都有不同的考虑,也包括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