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讲 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课时提升训练(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5·广东汕头高三期末)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解析:选 C。漫画反映的时间是 1949 年 10 月,《大旗招展全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对世界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 1945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 1953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 195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B、D 项错误。2.(2015·广州测试)1949 年 9 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解析:选 B。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础上形成的,故 A项错误;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故 B 项正确;材料所述与民族问题无关,故 C 项错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就已经提出了相关概念,故D 项错误。3.(2015·山西高考考前质检)(1949 年 12 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解析:选 A。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的教育。材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新中国教育经验缺乏,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较低,师资、教材不足等问题,可见基础相当薄弱,故 A 项正确;建国初期的教育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借助苏联经验,而非照搬,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建国初期的教育强调政治导向,故 C 项错误;也没有反映出发展教育急于求成,故 D 项错误。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