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一(第一—三讲) 限时:35 分钟 总分:85 分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 湖北黄冈中学适应性考试)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A.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B.反映了分封制度逐渐瓦解C.导致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D.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答案 B 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逐步改变血缘世袭特权,使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逐渐瓦解,故 B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排除 A;春秋时期,宗法制并未崩溃,排除 C;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的思想主张得到传播,与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D。2.(2019 河南天一大联考四)下面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迅速上升,而法家或法吏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许多儒学家受到重用,故选 D 项。A 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察举制度材料信息未涉及,故 B 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汉代国家教育体系是否健全,排除 C 项。3.(2019 重庆三诊)“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这说明魏晋南朝时期( )A.门阀士族操纵政权B.中枢执掌受控于皇权C.尚书职责得到规范D.三省六部制度已形成答案 B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枢机构的异变,并没有反映门阀士族操纵政权,故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尚书地位的下降,而不是职责的规范,故排除 C 项;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故排除 D 项。材料中的变化说明中枢的执掌是受控于皇权的,故选 B 项。4.(2019 河南适应性考试一)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表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时期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