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1.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后清政府采纳,决定试办“开采煤铁事宜”。从材料中不能得出 ( )A.有识之士的对策是防止列强经济侵略B.煤铁关系到国防民生而且需求量很大C.富国强兵是政府采纳奏折的主要目的D.官督商办是洋务企业创办的主要形式解析:选 D 由题干中的“‘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可知 A、B、C 三项在材料中皆有体现,不符合题意;虽然题干中有“官督商办”的内容,但是不能表明其是洋务企业创办的主要形式,洋务企业的创办形式主要是官办,故 D 项符合题意。2.(2019·浙江绍兴 3 月选考)根据“过渡形态理论”,下列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 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② 经济主权受损,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③ 开始出现工业化趋势,近代城市化起步④ 洋行大量出现,贸易中心由上海转广州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选 C 结合所学,自然经济解体有利于社会转型,体现的是传统因素,①正确 ;鸦片战争后,经济主权受损,被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体现的是外来殖民因素,②正确;鸦片战争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开始出现工业化趋势,近代城市化起步,体现的是内在生成新因素,③正确,①②③正确,C 选项符合题意,A 项排除;洋行大量出现,贸易中心由上海转广州的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④错误,B、D 项排除。3.阅读下表。下列对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的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 )1936~1947 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年份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6.619.611.715.91.90.134.219471.750.16.9/1.20.339.8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解析:选 B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 1936 年到 1947 年,美国比重大幅上升,德、日比重大幅下降。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是 1955 年,故 A 项错误;1947 年德、日已经战败,在华份额下降,而美国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