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 35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B.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D.便于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答案 D解析最早的纸张是指发明造纸术,与材料中“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反映的改进造纸术不符,故 A 项错误;雕版印刷与材料中“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而材料中“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是东汉时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反映了造纸术的改进,成为科学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故 D 项正确。2.(2018 山东烟台二模,27)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B.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答案 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而且与材料中“炼丹家们”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是观念问题,导致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发展需求,与材料中“谆谆告诫人们”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说明基础很好,故 D 项错误。3.(2018 湖北黄冈质检,4)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社会需求的多样性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答案 D解析雕版印刷术是一种技术,与审美观无关,故 A 项错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主要在民间,没有上升到官方的层面,故 B 项错误;“一本难求”可见市场并不大,故 C 项错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可见其市场上用泥活字印刷的情况不多,活字印刷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故 D 项正确。4.(2018 北京西城二模,15)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 100 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 4/5。结合所学判断,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