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普通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A. 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 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 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目的时间限制语为“新航路开辟以前”,此时世界各地处于相互隔绝状态,各地的人们对世界的了解都局限于某个局部,而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世界。ACD 所述的情况至今仍然存在,因此不足以解释原因,故选 B 项。考点:新航路开辟点评:新航路开辟,注意从背景、经过、影响方面,全面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影响.2. 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A. 14 世纪 B. 15 世纪 C. 16 世纪 D. 17 世纪【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 15 世纪。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 1488年的迪亚士。因此 B 项正确。其他三项不合题意,错误。3.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 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 加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衰弱③ 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④ 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掠夺活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因此①正确;通过殖民活动,大量的贵重金属货币涌入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故②正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③正确;圈地运动为手工工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故④错误。因此答案为 A 项。4. 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研究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A. 风力 B. 煤炭 C. 电力 D. 核能【答案】B【解析】风力早在封建社会就已成为动力,故 A 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运用,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故 B 项正确;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 C 项错误;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 D 项错误。5.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①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