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中国在上海的英勇抵抗证明了这一次日本并不能轻易取胜……只配着步枪机枪的中国军队却遏制了日军达 4 个月之久。”材料描述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长沙会战【解析】选 B。注意题干材料信息“上海”“4 个月”。在上海进行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故选 B。A 是在山西;C 是在徐州,D 是在长沙。2.下表是《1937-1942 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它所反映的现象是( )年份193719381939194019411942阵亡人数125 130249 213169 562339 530144 95187 719A.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民党领导抗战取得了伟大胜利D.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解析】选 B。从图表中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来看,国民党军队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故选 B。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敌后战场上升为主战场,A 错误。材料不能得出国民党领导抗战取得伟大胜利,C 排除。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D 错误。【拓展延伸】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态度是积极的和值得肯定的。3.(2019·江苏学业考)1938 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在这种态势下,日军无力继续实施战略进攻。上述材料说明( )A.国共两党共同抗日B.十四年抗战的开始C.日本军力消耗殆尽D.中国战场全面反攻【解析】选 A。本题抓住题干的时间“1938 年底”,B 出现在 1931 年;C 本身说法与史实不符,D 出现在 20 世纪 40 年代;再结合题干对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表述,它体现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故 A 与题意相符。4.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 1939 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解析】选 A。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共同抗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依据漫画可知,抗战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因此,答案为 A。【补偿训练】 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