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1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5·西安八校联考)20 世纪 30 年代初,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的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主张美国法西斯化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初,经济大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打击沉重,但材料没有反映出民众要求通过革命解决问题,排除 C 项。主张法西斯化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都只是材料中“有些人”的观点,片面,排除 A、D 两项。无论是法西斯化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都体现了扩大政府职能解决问题的内涵,故答案为 B。答案:B2.(2015·南昌模拟)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的劳动产能。观察下图,错误的选项是( )A.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B.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C.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人口总数仍居高不下D.二战后美国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结合题中图文信息可知,美国失业率示意图基本上客观地再现了美国人口的失业情况,其中 1933 年罗斯福新政实施后失业率有所降低,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美国失业率真正回到经济危机前的状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此 B 项错误,答案为 B。答案:B3.(2015·邢台摸底)对 1929 年“大萧条”原因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C.收入分配的不公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凯恩斯主义。本题可以采取逆推法。罗斯福新政采纳的是凯恩斯的一些主张,其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由此可以推理出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的原因在于以往政府管得过少造成混乱,即自由放任。答案为 B。答案:B4.(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前两项自由在西方已是众所周知。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再是私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