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新课标)2018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 1.(2016 三湘)1898 年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时,意在中学容纳西学;1917 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兼容并包”时,已是对旧式学人和儒学的宽容。这一变化(D)A.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B.是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C.反映出西学获得绝对统治地位D.表明西学东渐下中学渐趋式微【解析】注意材料的前后比较,不到 20 年间,中学与西学已是主客易势,D 项正确。A、C 两项程度用语失当;不要迷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民族资本弱小,达不到决定性作用,B 项错误。2.(2016 长郡)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C)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解析】民约论体现民主,“相对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体现科学,所以选C。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写道:“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些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据此,陈独秀强调(C)A.清除专制的思想根基实为前提B.民主共和政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C.思想革命比政治革命应更为彻底D.封建伦理是共和政治的主要障碍【解析】由材料“非得将这些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可知,陈独秀强调清除封建旧思想的重要性。即认为思想革命不彻底,政治革命的成果就无法得以巩固。据此推理,C 项正确。材料虽强调思想革命的重要性,但清除专制的思想根基并非是革命的前提,A 项错误。B 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封建伦理是旧思想的表现之一,故 D 项概括不全面。4.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该文章是(B)A.《敬告青年》B.《文学革命论》C.《文学改良刍议》D.《新学伪经考》【解析】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形式就是白话文,因此四个选项中以白话文形式书写的便是新文学。A 项《敬告青年》原载 1915 年 9 月 15 日《青年杂志》1 卷 1 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是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3.14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