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审精思 思归教材 主观题的解答方法江苏 傅兰芳主观题在每年高考中占有很重的分值,这一部分也是容易失分的薄弱环节。因此,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技巧是很重要的。本文结合以下例题和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答历史主观题。例 请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战国时期的荀子在《天问》中说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1. 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知识证实当时人们能“制天命而用之”。 2.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荀子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要解答好历史主观题,就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一、审题审题明意,这是答好主观题的先决条件。审题定位强调一个“准”字,准确抓住两个主要方面:(1)审时间、审空间。(2)审定解答对象。抓住这两点去审视例题,会发现其时间限定非常明确,即春秋战国时期;解答对象是用当时科技的相关知识去证实荀子思想中的“制天命而用之”这一观念,并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去分析“人定胜天”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再简要评价。二、回归教材,诱发联想,启迪思路课本知识是高考主观题的出题依托,因此也是解题的重要依据。考生应尽可能把题目与课本知识相对照,找出二者的内在联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准确定位。如回答例题第一问时,就应回归教材,找出课本中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的科技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通过长期观测,人们对天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历法已经形成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在物理学方面,《墨经》中叙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实践中表现为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在医学方面,扁鹊用四诊法询问病情,从脉象中诊出病情;还有战国时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磁石的指南性,利用这一特性制成司南,指示方向。而这些科技的进步反映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制天命而用之”。三、构思提纲答出一个较好的主观题的答案,不仅取决于审题,还取决于构思提纲,这是解题的中心环节。构思提纲实际上就是找到解题的套路。历史问答题一般跨度较大,内容多而复杂,构思提纲能尽可能减少答题时条理不明、丢三落四的现象,而且对下一步的行文作答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回答例题第二问,就要依托课本,回忆当时的社会背景,构思提纲,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入手解答问题。如经济上,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表明了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地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