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课时提能演练 11.0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2·厦门模拟)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易错题)据民国十一年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是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B.上海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C.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D.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3.(探究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4.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都是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B.作者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C.“迷惘和阵痛”主要表现为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及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D.中国无需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5.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前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C.中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