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2 鸦片战争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2 鸦片战争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1页
1/6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2 鸦片战争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2页
2/6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2 鸦片战争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_第3页
3/6
第 12 课 鸦片战争基础夯实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解析:由“竹枪”“铜灯”可知是吸食鸦片;“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讲的是吸食鸦片的危害,因此对联反映的是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答案:C2.“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革命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并结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知 A 项正确。答案:A3.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 “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 A 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标准。答案:A4.《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导学号52380069)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感到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珠江两岸居民不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不理解本国反侵略斗争,“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说明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故选 B 项。A 项材料没有体现,可排除;C、D 两项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答案:B5.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 B 项正确。答案:B6.185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2 鸦片战争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必修1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