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主题1.(2015·江苏盐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38)早在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革命者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实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后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俄先后进行了哪些尝试?(2 分) (2)20 世纪 30 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请简述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3 分) (3)20 世纪 50 年代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谓描绘的未来社会中国共产党进行积极而成功的探索,也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请各举一例?(2 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上又做出怎样的新抉择?(1 分) (4)结合上述问题,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2 分)【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 年起);经济改革主题【解析】(1)此题问尝试,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回答即可。 (2)此题问表现,注意应该集中于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3)第一小问举例,结合中国 50 年代的成就和挫折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抉择,结合 90 年代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回答即可。 (4)此题问认识,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可。【答案】(1)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2 分) (2)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3分) (3)成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任答一点即给 1 分); 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任答一点即给 1 分); 抉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 分) (4)认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创新理论(2 分)2.(2015·安徽皖北协作区一模·36)(3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121 年,汉军大败匈奴主力,取得对匈奴战争的最大胜利,举国上下为此大振。不过,在经济上,中央财政却出现了“用度不足”的危险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开始推出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涉及产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