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九)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C.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D.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2.(2016·沧州模拟)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3.1899 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 )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4.《孙中山选集》:“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5.(2016·邯郸质检)1924 年,孙中山提出“说到社会上的地位平等,是始初起点的地位平等,后来各人根据天赋的聪明才力自己去造就。造就既是不同,自然不能有平等”这说明孙中山主张( )A.机会平等 B.民权平等C.民族平等 D.思想自由6.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表明孙中山先生 ( )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C.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D.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7.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解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