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十二)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丘吉尔呼吁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不要忘了联合英国人;实现“英语国家兄弟般的联合”,以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这一呼吁( )A.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B.加深了美英双方的矛盾C.表达了英国的称霸企图 D.道破了苏联称霸的企图2.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 1947 年和 1949 年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反映了双方的分歧(注:图 1 人物身上的文字是 Europe,绳子上写着 Marshall Plan;图 2 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产生分歧的原因有( ) 图 1 图 2① 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②对计划内容的理解不同③ 两大阵营的对峙 ④东西欧国家发展需求不同A.①③ B.①②③C.②④ D.①③④3.下表所示“柏林危机”一共有三次,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爆发时间原因结果1948 年 6 月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1949 年 5 月苏联宣布解除封锁1958 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以苏联让步完结1961 年苏联机关报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完结A.尽力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B.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C.柏林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4.(2016·扬州模拟)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华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5.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6.学者徐蓝说,欧共体实行的以一系列《洛美协定》为代表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政策,尽管存在缺陷,却是欧共体与发展中国家探索南北合作的途径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更是欧共体希望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加强其欧洲特性的突出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发展中国家与欧洲结盟C.美国的影响力在减弱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7.20 世纪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