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年九月月考 历史试题1.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2.“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A.墨家和法家 B.儒家和道家 C.法家和儒家 D.墨家和儒家3.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C.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D.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4.文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如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遗民背景 B.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C.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 D.儒家产生环境特殊,流传时间最为久远5.《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D.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6.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7.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C.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其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 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