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 5 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集训即时演练 人民版1.(2016·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文明人何以尊于野蛮?文明人能与法律相浃,而野蛮不能也……故有国斯有法,无法斯无国。故言治国而欲废法者,非直迂于事理,亦势之必不可得致者也。——梁启超材料二 国家为人民之公产,凡人民之事,人民公理之……今日办法只有以人就法,不可以法就人……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稍有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孙中山(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材料一梁启超的思想相比,其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文明人能与法律相浃,而野蛮不能也”可以归纳出“有无法律是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依据材料一中“故有国斯有法,无法斯无国”归纳出“治国必须以立法为根本”。(2)第一小问内容,依据材料二中“国家为人民之公产,凡人民之事”可以归纳出“人民主权”,依据材料二中“今日办法只有以人就法,不可以法就人”可以归纳出“法律至上”,依据材料二中“均许一体享有,毋稍有歧异”归纳出“保障人民平等地享有权利”;第二小问不同,依据材料二中“重人权而彰公理”信息从“强调民权”的角度回答。答案:(1)思想:有无法律是区分文明与野蛮的标志;治国必须以立法为根本。(2)内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保障人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同:强调民权。2.(2016·江西鹰潭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专制与民主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有无国会,而且在于国会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正式国会成立后,国会议员坚决排除袁世凯插手起草宪法的企图,牢牢控制制宪大权,在讨论宪法草案过程中,严格规定了总统的权限,并将总统置于国会控制之下无论民初的政党斗争多么激烈,国会始终居于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辛亥革命前很多保守派,包括梁启超这样的一些开明派人士,对民主政治深表疑虑,担心一旦实行民主,必然出现党派倾轧,天下大乱。然而在清朝退位后几个月内,围绕着国会议员选举,原先纷乱杂陈的各个政党迅速调整政策,相互合并,最终形成国民党,民主党,共和党,进步党等主要政党。假使没有这些政党的参与和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选举活动是不可能的。皇帝自动退位大大缓解了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