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44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6 分)1.据《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盗窃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该现象( )。① 反映了养牛成本较高 ②加剧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落后性 ③反映了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④不利于生产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① 牛耕 ②花楼机(织布机) ③ 翻车 ④水排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4.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5.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6.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 7—9 时和下午 15—19 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C.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7.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8.据记载,绍兴六年(1136 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建议,市舶司领班凡是能招引来外国货船、收取海关税达 5 万贯、10 万贯的,据其数额相应提高级别待遇。阿拉伯客商罗辛贩来乳香价值 30 万缗,领班蔡景芳招徕外国货船,收税 98 万缗,都补了低级武官。材料说明 ( )。A.政府发展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