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三)一、选择题1.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答案 D2.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 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 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 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 CO2,铂起催化作用B.汽车尾气中 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N2C.CO 在铂表面可能和 O2、NOx反应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答案 D3.(2010·聊城模拟)把少量 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答案 C解析 少量 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 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 O2与 NO 反应生成 NO2,且 O2有剩余,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 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NO2和 O2。4.“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 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 1 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 2 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 3 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绿色化学”的思想是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采取合理安全的工艺合成产物,原子利用率为 100%,无污染,对环境友好。①的做法可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②的做法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④的做法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以上三种做法均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而③的做法中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5.(2010·安徽高三一轮复习名校联考)将足量 NH3通入 HNO3和 AgNO3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 NH3的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HNO3、AgNO3混合溶液中,HNO3先与 NH3反应:HNO3+NH3===NH4NO3,AgNO3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