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文明的公害——毒品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 知识识记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毒品兴起、发展、泛滥和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公害的过程及其原因。2.知道毒品对中国人民的严重危害。3.理解越南战争与吸毒风气在美国蔓延的关系。4.通过中国禁毒斗争的描述,理解中国对人类禁毒事业的贡献。能力培养 根据课文内容,培养自己从具体史实进行归纳和推论的能力。如从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秩序、对社会经济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等史实,推导出禁毒事业的正义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结论。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主要毒品的识别1、鸦片 又称“阿片”,俗称“大烟”、“鸦片烟”、“烟土”等,是英文名 Opium 的音译,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和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地区。在七、八世纪时,罂粟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到公元 10 世纪已有关于罂粟籽作药材的记载,但尚不知吸食。十七八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鸦片的吸食方法传入中国,后葡萄牙人又把外国鸦片作为嗜好品运入中国,数量不多。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中国原来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吸上了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精力消耗,意志萎靡,以致丧失生命。英国从 18 世纪开始经营鸦片贸易,1799 年向中国走私鸦片四千多箱(每箱重约五十公斤或一百公斤),到 1835 年猛增至 35445 箱。1835 年,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约有二百万以上,说明鸦片的流毒已经很广了。2、吗啡 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含量约 10-15%),1806 年法国化学家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据此他用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吗啡斯(Morphus)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纯净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易吸潮。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粗制吗啡则为咖啡似的棕褐色粉末。非法生产的吗啡一般被制成砖块状。吸食吗啡对神经中枢的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影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澹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大剂量的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吸食吗啡的戒断症状有:流汗、颤抖、发热、血压高、肌肉疼痛和挛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