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9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9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9
现代史检测试题 B 卷(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讨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斯大林模式的沿袭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影响战后国际格局的因素5朝鲜战争与世界局势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区域经济合作的不公平性7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8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依法治国意识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初利用市场发展经济的构想10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1现代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科学发展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斯大林提出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布哈林则主张经济建设“只能以乌龟速度爬行”。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主张大力发展农业,而索科利尼科夫认为苏联应出口农产品换取机器促进工业化。上述争论的分歧点是( )A.是否坚持新经济政策B.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如何协调权力斗争D.是否关注国际环境解析:B 注意材料关键信息“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经济建设‘只能以乌龟速度爬行’”“大力发展农业”“出口农产品换取机器促进工业化”可知,题干材料中几个人的争论都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方式展开的,故 B 项符合题意。2.(2017·辽宁大连调研)1961 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 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否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解析:D 从材料“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苏联正在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赫鲁晓夫改革还是勃列日涅夫改革,都认同并继承了斯大林模式,故 D 项正确。材料只说了改革目标,未否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故 A 项错误;B 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故错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3.(2017·湖北武汉二调)以下数据显示了中国两种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额的变化,它反映了( )1931 年1933 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现代史检测试题B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